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正文

与时代并肩 与雷锋同行

发布人员:admin 发布日期:2012/03/07 10:37
>

——泉州市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会侧记

泉州市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会会场 (陈晓东 摄)

    会场上,全场齐唱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。 (陈英杰 陈晓东 戴涵琦 摄)

    解放军第180医院组织“雷锋服务队”前往福利院为智障儿童义诊义治。(巴涛 摄)

    昨夜一场春雨,化作今晨春泥。

    49年前,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,号召全国人民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;

    近半个世纪过去了,雷锋精神依然如同这早春的泥土,年年岁岁,历久弥新,流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里,滋养着神州大地一代代人的心灵麦田。

    时代在变迁,观念在转变,但雷锋精神永远不会改变。这个名字,曾经篆刻在惠女水库的灵魂大坝上,曾经烙印在泉州慈善家们的心灵堤岸中;这个名字,从过去到未来,在侨乡大地持续传颂,也将永远书写在春天里。

    3月5日,泉州市隆重举行了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会,再一次握紧雷锋精神的接力棒。

    □本报记者 郑意凡 叶舒雯 游怡冰

    (一) 今天,传承雷锋精神的永续动力何在?

    这一刻,雷锋情结,轻轻唤醒:会场外,“学习雷锋精神,与时代同行;践行雷锋精神,与文明相随”的大幅对联,讲述着学雷锋的时代意义;会场内,嘹亮有力的拉歌声此起彼伏,雷锋生平VCR持续播放,880多名各界群众汇聚一堂,在歌声中追忆与思索。

    新时期,雷锋是否离我们远去?

    近50年过去了,雷锋的故事还在流传,身边的雷锋不断涌现,我们见证了许多道德标杆的感人事迹,也目睹着身边小人物打动人心的点点滴滴:在绵绵延延的学雷锋实践中,无偿献血、公交让座、见义勇为、拾金不昧、助老扶幼……不仅让他们收获幸福、满足,也让这个社会备感温暖。

    但同时,这些年,我们也时常感到担忧和迷惘:人与人之间,网上的面目变得“真切”,现实中却越发模糊;面对“郭美美”、“小悦悦”等事件暴露的诚信缺失、道德失范,其实我们真的很受伤;地沟油、毒奶粉、假牛肉,让我们的安全感遭遇危机;搀扶老人反成被告,见义勇为无人力挺,人情果真如此冷漠?

    一面是民间涌动的爱心热潮,一面是部分领域的道德滑坡。雷锋虽不遥远,但传承雷锋精神的永续动力,究竟何在?

    3月5日,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日,气温上升,大地回暖。迎着民营企业“二次创业”的号角,泉州市委、市政府召开学雷锋活动大会,希望重塑和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,浇灌出文明社会的精神之花,让泉州的跨越征程,凝聚更强动力,让城市的人际空间,收获更多温暖。

    (二)会场上,榜样的力量正在传递。

    会场主背景上,党旗飘扬,鲜艳的刺桐花环簇拥着雷锋的巨幅头像。两侧的电子显示屏,一帧帧地播放雷锋的生平事迹。大会由拉歌开场,制服整肃的部队官兵、警察,头戴小红帽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组成了绿蓝红三个方阵,此起彼伏的歌声,好像一个浪头连着又一个浪头: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紧衔着《接过雷锋的枪》,《雷锋,我们的战友》又续上《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》……在倾泻的歌声中,一个形象渐渐生动,一种精神慢慢浮现,会场的气氛也一下子热烈起来。

    “他啊,是一滴水,却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。他啊,是刚展翅的鸟,却一心向着党飞!他啊,是才点亮的灯,只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!他啊,是刚敲响的鼓,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响雷!”泉州实验小学的“红领巾”们朗诵的《雷锋颂》,用清澈的童声礼赞着穿越时代的不朽名字。

    随后,12名泉州“本土活雷锋”代表上台接受表彰。在他们的发言中,一个名字频频闪现——雷锋,这是所有人生选择的拐点,所有动人故事的起点。

    ——“我今年已68岁了,在有生之年,我要永远以雷锋为榜样,不管什么情况下,都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,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,为群众做更多好事!”这是陈欠水,入伍后在学雷锋活动中成为标兵,退伍后把雷锋精神带到地方发扬光大,退休后6年骑行78000多公里,走访白内障患者12400多人,使1603人重见光明。

    ——“在他们感激的目光中,我体会到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实在的、真切的服务;从他们灿烂的笑容里,我也感受到一种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。”这是青年志愿者陈忠晟,他讲述了由《雷锋日记》开启的志愿者服务历程,分享了学雷锋、做雷锋的心灵快乐。

    ——“当好盲人的拐杖、迷童的向导、驾驶员的活地图,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!”这是16年坚守岗位的交通协管员吕优生的感言,“雷锋这个名字,温暖着几代人,也激励着我做十字路口最亮的红绿灯!”

    来自身边的平凡偶像,用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,打动着人心中最为柔软的部分。在台下,大家专注聆听的姿势那么相近,掌声的频率那么一致。

    “学习雷锋好榜样,艰苦朴素永不忘,愿做革命的螺丝钉,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!”大会尾声,台上台下共同唱响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。这种同声相应,让人更加期待,新的时代,在这片盛产过惠女精神的土地,也将盛产千千万万的新雷锋。

    (三)这一刻,我们眼中的雷锋精神。

    演讲台上,好人与榜样,带来振奋和力量。

    演讲台下,感动与思索,引发心灵的风暴。

    ——新时期,雷锋精神是什么?

    ——会场上,答案平实而深刻。

    “学习雷锋,可以是路见不平、挺身而出,可以是无偿献血,可以是帮助一个贫困的孩子完成学业,可以是在有空的时候做‘义工’,可以是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,可以是捡起地上乱丢的纸屑,或者是微博寻人、网上捐助帖子的一次顺手转发。”市委书记徐钢对更多人成为雷锋的殷切期盼,引发了许许多多的心灵共振。公务员小高感悟到:“学习雷锋,就是传递温暖。你把温暖传给他,他感受到温暖,再把温暖传给更多人,这样整个社会都充满温馨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人,没有精神支柱,很容易垮;一个国家和民族,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,也走不远。”我们要以学雷锋活动为契机,引导全市人民、党员干部、社会各界,增强民族自尊心、自豪感,凝聚昂扬向上、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,勇担历史重任,自觉为国家强盛、民族复兴、家乡繁荣而努力奋斗;要号召全市上下,更加自觉地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,沿着雷锋精神指引的航向,努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、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、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……

    大会发出的号召振聋发聩,引起强烈共鸣。

    “重新考量学雷锋的真谛,你会发现,今天,雷锋精神不再是特定环境下‘高大全’式的说教,人人都可以赋予其自己的解读,并将之化作自觉的行动,从而汇集成喷涌的道德力量,凝结成整个社会的温暖大爱。”泉州实验小学曾校长说。

    志愿者黄先生认为,泉州素有“此地古称佛国,满街都是圣人”美誉,这也是我市宝贵的文化软实力,希望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,我们将“此地古称佛国,满街都是雷锋”!

    类似的声音,在现场擦出各种火花,汇聚成“与时代并肩,与雷锋同行”的深切共鸣。

    (四)学雷锋,有过多少感动多少收获。

    从会场传出的学雷锋歌曲,让场外的人们不由驻足,聆听,微笑。在泉州,多少人在儿时唱过,又有多少人在长大后,牵着孩子的手字字句句传诵。

    雷锋,也是泉州薪火相传的精神谱系之一,它与泉州的乡土文化相通,与“爱国爱乡、海纳百川、乐善好施、敢拼会赢”的福建精神相通。

    印象中,泉州最早也最大群的“雷锋”是13000多名惠安妇女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在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时期,她们自带干粮、风餐露宿在惠女水库建设工地上。最困难的时候,一天甚至只吃一顿饭,但就是靠着“现在苦一些,以后就不会再苦了,现在吃地瓜干,以后就可以吃大米了”的朴实情感,这些看似柔弱的妇女,发挥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冲天干劲,建成了总库容1.2亿立方米的水库,把十年九旱的“地瓜县”,变成了“米粮川”,也为我们留下了“惠女精神”的宝贵财富。

    穿越近半个世纪的风尘,泉州大地,“雷锋”何在?不用刻意寻找,他们就在你的身边。

    有一位叫做许水治的老阿婆,总在西街路口摆一个铁架、放一个保温桶,为无数过往的人提供茶水,18年来坚持不断,为炎炎夏日增添了一抹清凉。翻开首届“感动泉州”十大人物名单:携带现金奔赴汶川灾区的赖金土、23年不知疲倦扶贫助残的陈欠水、十余年献血116次的吴佳色……他们都是普通人,用一个个平凡的感动,为泉州写下一抹隽永的温情。

    这座城市,无处不刻下“雷锋”的印记:

    ——看那洛阳桥畔的片片红树林,看全国农运会上穿梭的身影,看福利院中孩子们张张笑脸,都有志愿者倾注的热情。走过18年风雨,泉州志愿者事业已集结了成千上万个“雷锋”。

    ——翻开道德模范的名单,2008年以来,泉州共有16名市民因见义勇为受到省里的表彰,获市、县表彰者不计其数。

    ——海外的乡亲们,也成为泉州“雷锋”的强力一脉,改革开放以来,他们累计为家乡捐献80多亿元。

    在会场上下交口传唱《雷锋之歌》的时刻,互助、奉献之风随歌声萦绕这座城市,新的时代,千千万万的新雷锋正在这块热土上成长。

    还在等待什么?加入广场上为助学筹款的队伍吧,到互联网、报纸上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信息,做个志愿者为福利院送温暖,或者,只是捡起你身边的纸屑、关掉下课教室的灯、在公交车上为老人家让座……只要伸出你的手,只要你心里怀着奉献与感恩的心,你也可以成为泉州的新“雷锋”,可以让雷锋精神的旗帜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代代相传。

    (五)看今朝,你我都是传承人。

    近50年来,在泉州的土地上,雷锋长驻人们心中,他是一个个草根英雄,一直在时代前进的行列之中;近50年来,雷锋精神从未停顿,它就在社会变革的意识深处,是泉州每一次跨越的精神撑杆。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,它是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“惠女精神”;改革开放以来,它是爱拼敢赢、锐意进取的泉州动力。而今天——

    在泉州民企“二次创业”元年,我们期待以这场大会为起点,重温“雷锋精神”,掀起全市上下“学雷锋”热潮,为全速前行的城市,构建一个精神家园;为陷入道德迷惘的人们,举行一场集体洗礼;为深刻转型的社会,寻找一种心灵动力。以此推动主流价值观的回归,让人们互助互爱,让城市成为充满温馨、宜居宜业的“大家庭”;以此激励广大群众、企业家,保持创业初期的闯劲、干劲,让“爱拼敢赢”引领泉州永续发展;以此引导全体公职人员“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”,多一分真诚、多一分支持、多一分效率,建设好“民营经济健康成长的乐园”;以此鼓励更多的人,像一滴水融入海洋那样,投身到时代的发展和集体事业中去,像螺丝钉永远坚守岗位那样,嵌入到泉州发展的马达中去。

    雷锋精神,从来不是什么宏大的命题:少抽点烟,少吐口痰,你就是雷锋;少闯红灯,少扔垃圾,你就是雷锋;少点浪费,多些节省,你就是雷锋;少说点空话,多干点实事,你就是雷锋……

    人人都在寻找雷锋,其实,雷锋可以就是你自己。

推荐资讯
最后更新